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

新界五大家族










1. 鄧氏(錦田)


新界鄧氏,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白沙村,其祖漢黻公本是北宋承務郎,宦遊入粵,喜粵風俗之淳,在開寶六年 (973) , 卜宅於粵的寶安岑田 (今日錦田) ,立籍居住 。至四世祖符協公,在神宗熙寧二年 (1069) 登進士第,授陽替令,後來宦遊至本區,因覺風土優美,乃奉三代考妣,遷葬於此,並在圭角山下,創力瀛齋,建書樓,講書講學,其後更置客館書田於里附郭北門之橋,發膏火以資養四方來學之士。因此,符協公乃為鄧氏遷居香港新界的始祖。


七世祖鄧銑,字元亮,南宋時為贛縣令。建炎三年 (1129) ,金人南下,銑公起兵勤王,護衛隆知太后等於虔州,獲功勳,並在戰亂中救獲未室皇姬,後來以之許配其子惟汲。惟汲與皇姬隱居岑田莊舍,生四子 : 林、杞、槐、梓。紹興間 (1191-1194 年間) ,惟汲公先卒,皇姬命長子林持手書見光宗,帝追封惟汲為稅院郡馬,賜祭田六頃,以及東莞地區的山場餉渡等,四子皆封國舍。長子林之子孫居粉嶺龍躍頭,三子槐子孫居大埔頭、萊洞等地,四子梓後人居錦田、廈村、輞井、西山、東頭、元朗、官涌、大嶼山塘福及東涌、上下高莆等地。


鄧銑族兄元禎公在南宋年間自岑田遷居屏山開基,是為屏山房始祖。其後子孫繁衍,遂分建坑尾、坑頭、塘坊、新村、橋頭圍、洪屋、灰沙圍及上章圍等村 。


清康熙九年 (1670) ,原居廣東嘉應州吉梅鄉的鄧君會公,自惠州歸善遷移新安長莆,後來徙青衣立業。其七世的廷桂公,於康熙二十七年 (1688) 遷居錦田橫台山。其後,該族後人繼分遷荃灣,禾塘咀及上下葵涌等地。




2. 侯氏(河上鄉)


新界侯氏,原籍廣東番禺。北宋末年,廣州府進士侯五郎居今上水地區,即新界侯氏一世祖。五傳至仲猷公,才遷居河上鄉。元末明初 , 十一世祖侯卓峰在河上鄉開基,為現今新界河上鄉、金錢及燕崗侯族的開基祖。卓峰生六子:明初,長二三四子皆居河上鄉。五子遷谷田,清乾隆末年,其後人遷居金錢及燕崗:道光初年,其後人亦有分遷鳳崗。
仲猷公四弟仲宴公後人,在元代時開基谷豐嶺:清初,其後人再遷居丙崗。



3. 文氏(新田)


新界文氏,原籍江西省固塘府富田鄉,南宋景定間 (1260 -1264) ,其祖天瑞公(1240-1298)隨堂兄璧公赴惠州任太守。其後,堂兄文天祥(1236-1282)抗元兵敗被執,從容就義,公殉國時一家俱死節 , 以弟 文壁公之次子 文陞子為嗣。天瑞公則南逃今寶安一帶,成為寶安文氏七大房的第一世祖。


新田文族開基祖文世歌(明七世):為孟常公之孫,相傳因逃兵役自東莞徒居屯門老虎坑,後遷新田鄕定居。 文世歌生六子,新田主要由其二、三和四子開發。次子文佛保再生七子,第六子文廷士(明九世)遷居洲頭村。


文氏另有一支 , 垂統公(明五世)為大埔泰亨的開基祖。


4. 廖氏(上水圍)


新界廖氏,原籍福建汀州,其祖仲傑公於元朝末年,居新界境內,初住屯門,再遷福田,三徙雙魚境內(今上水),在元至正十年 (1350) 定居上水一帶。明萬曆年間(1573-1619) , 七世祖廖南沙倡言聚族而居 , 與侄廖潤宇尋得風水地建村 , 即現今圍內村。


5. 彭氏(粉嶺圍)


新界彭氏,原籍江西宜春廬陵。北宋年間,彭延年為潮州知事,後居潮州揭陽縣浦口村。北宋末年,金人南侵,延年公六子遂居各地:其五子 遷居廣東東莞,開基立業中公遂為東莞彭氏始祖。
公兩傳至桂公,在南宋年間,攜子迪然居新安境內,以稼穡開基,初居龍山(今粉嶺靈山),後因鄧氏自東莞遷入與其為鄰,並僭龍山地區,故該地彭氏遂徙居樓:明萬曆年間,復徙居粉璧嶺,立圍居住。迪然公生三子,為粉嶺彭氏三大房。